10 月 18 日消息,據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消息,2022 年 10 月 17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科學院、教育部組織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國家驗收會議,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和清華大學共同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
“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Earth System Numerical Simulation Facility)為國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為項目建設法人,清華大學為共建單位,是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以地球系統各圈層數值模擬軟件為核心,軟、硬件指標相適應,規模及綜合技術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專用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
通過向社會廣泛征集,經理部等層層篩選,大裝置英文名為“Earthlab”,中文名取“寰”字,昵稱“寰寰”。
主要用途:
裝置將研究地球系統的大氣圈、水圈、冰凍圈、巖石圈、生物圈的物理、化學、生物過程及其相互作用,探究上述相互作用對地球系統整體和我國區域環境的影響;
融合模擬與觀測數據以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實現對地球系統復雜過程在中尺度分辨率的定量描述與模擬,為國家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大氣環境治理等重大問題提供科學支撐;
推動地球系統科學不同學科之間的學科交叉和融合,促進我國地球系統科學整體向國際一流水平跨越。
裝置建設內容包括地球系統模式數值模擬系統、區域高精度環境模擬系統、超級模擬支撐與管理系統、支撐數據庫和資料同化及可視化系統、面向地球科學的高性能計算系統,及土建配套設施。
裝置位于懷柔科學城東部組團密云經濟開發區,是北京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北京科技創新中心、懷柔科學城的重要建設內容;項目總投資 125521 萬元,建筑面積 24310 平方米,建設周期 4 年,項目于 2018 年 11 月全面開工,2019 年 4 月主體結構封頂,2020 年底土建工程完工,2022 年 3 月完成建設任務。
驗收會議上,裝置建安、工藝、設備資產、財務、檔案五個專業組組長宣讀專業組驗收意見,并通過實地參觀和觀看氣候變化等 4 個預測預報系統了解設施情況。通過地球系統科學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和優勢力量的積聚,經過 4 年艱苦卓絕的建設,裝置團隊攻克了多圈層耦合模擬等技術難題,按期、全面、高水平完成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的建設任務,各項指標達到或優于批復的驗收指標。